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岁月长河中的精神灯塔:傅华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六十六)
详细内容

岁月长河中的精神灯塔:傅华的坚守与传承之路 (六十六)

时间:2025-05-21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光的流转中,傅华的日记如同一个个坚实的脚印,记录着他人生的轨迹与精神的成长。从搬家时的淡然坚守,到对雷锋精神的终身践行;从对家庭教育的深刻领悟,到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他用文字书写着对信仰的忠诚、对美德的追求,为人们点亮了一座精神灯塔。


图片7.png

傅华老师在白城森林公园留影  冬冬拍摄


2005年11月26日和27日的日记,展现了傅华搬家时的低调与纯粹。1979年只身一人来到深井子镇中学,2005年与家人悄然离开,他秉持着“不惊动任何人,拒收任何人送的礼物,不借机敛财”的原则,以清白之姿告别旧地。他和爱人将“吃亏就是福”奉为圭臬,这种源自父亲的精神遗产,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搬家时,28年的家当仅用一辆半截子小车就能载走,多数物品都赠予他人,这份豁达与慷慨,彰显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境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他不被物质所累,坚守内心的纯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高尚的品格。


对雷锋精神的执着践行,贯穿了傅华的一生。2007年3月5日,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光辉题词发表44周年纪念日,他回顾自己44年的学雷锋历程,感慨万千。他深知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强调“学雷锋就是抓住实质、抓住根本学,真心实意学,与时俱进学;做好事要实实在在,不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学雷锋、做好事是一辈子的事,自我道德修养是一生的事,对此我会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教育教学中,他始终将用雷锋精神育人的教育理念作为重要原则,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这种坚持不仅是个人信仰的体现,更是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他明白,在时代的发展中,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反而更需要大力弘扬,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傅华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恩,也在日记中清晰可见。2007年4月5日,他在清明节前往父母墓地扫墓,回忆起父亲傅景生生前积德行善的一生。“父亲不信佛,但信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生信条,与人交往,总是抱着吃亏态度,从来不占小便宜。仁慈宽容,诚信忠厚,勤劳节俭、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等等是家父具有的美德。”在父亲身上所有这些美德深深影响了他。父亲不仅是他的道德楷模,更是他人生的导师。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傅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这种家风传承的力量,让他在人生道路上始终坚守正道,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傅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展现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07年4月12日,当他得知洪泉乡一位农民悲惨的遭遇后,毫不犹豫地与家人前往医院看望,并送去关怀。这位农民家庭贫困,肩负着沉重的生活负担,却依然坚强面对。傅华深知农民阶层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对这位村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他的行动,不仅给予了他人温暖与帮助,更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呼吁社会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彰显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


在教育理念上,傅华有着深刻的见解。2007年4月22日,他强调教育孩子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教会他们做人。他认为,忽视道德教育而只重视智育的倾向是极其错误的。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明白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高尚的品德,从而受益一生。他以自己的父亲为例,说明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这种教育理念,对当下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学业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品德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写日记对于傅华来说,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2007年6月4日,他回顾自己44年写日记的历程,280万字、37本日记,是他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坚持真实记录,不追求表面的功绩,而是将写日记视为“道德长跑”的一部分。在他看来,“道德长跑”不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道德实践的坚持。他以无私无畏的精神,去掉功利色彩,忍辱负重地前行,将写日记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用文字见证自己的成长,也用行动践行自己的信仰。


图片8.png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


傅华在日记中还表达了对军人的崇敬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他虽未实现当兵的梦想,但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将雷锋等军人英雄视为榜样。在长期的道德修养中,他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再到“忘我”的质的飞跃。2014年,他以“一切从头来”的决心,立志用理想、信仰、激情和汗水书写新的人生篇章,继续保持低调做人做事的风格,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这种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他在人生道路上永不停歇,也为他人树立了榜样。


傅华的日记,是他人生的缩影,更是一座精神的宝库。他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着社会责任。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力量。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华这样的人,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精神灯塔的光芒永远闪耀。(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