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信仰如炬照亮征程:傅华的精神追求与教育坚守 (六十七)
详细内容

信仰如炬照亮征程:傅华的精神追求与教育坚守 (六十七)

时间:2025-05-21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岁月的长河中,傅华以笔为桨,以日记为舟,在精神的海洋里执着前行。他的八篇日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记录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求真务实的践行、对德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勾勒出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与信仰共生的壮丽图景。


图片1.png

参加座谈交流会前郭县委宣传部领导和“身边好人”合影,前排中间那位是傅华  佚名摄


一、理想为帆:矢志不渝的精神追寻


1985年3月11日的日记中,傅华直言“金钱、权力、名利等都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我所追求的是理想,是自幼形成的理想,我信仰马列主义,坚信共产主义”。在那个经济浪潮初涌的年代,他的这份宣言如同一束光,穿透世俗的迷雾,照亮了精神的高地。他清醒地认识到,即便无法亲眼见证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也要在有限的人生里,脚踏实地为人类谋福祉。这种纯粹的理想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深入骨髓的信念,支撑着他在人生道路上无畏前行。


1988年8月30日的日记,更展现出他对人格的坚守与对自我革新的渴望。他厌恶“道貌岸然,说的冠冕堂皇而又不能照办的人”,崇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大公无私”的君子。这种鲜明的爱憎,反映出他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他决心以行动为笔,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即便面临病体困扰,也愿为事业全力以赴,只求问心无愧,不负民族与祖先。这种为理想不惜一切的勇气,彰显出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务实为基:脚踏实地的人生准则


1990年2月24日的日记,描绘了傅华充实的假期生活。他将读书学习视为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精心规划假期阅读任务,力求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分。他对时间的珍视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让人感受到他务实进取的态度。他深知“人生短暂,生命有限”,唯有争分夺秒地学习和工作,才能不负时代赋予的使命。正如他所思考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注视,他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份历史的期许,以扎实的积累为实现理想奠定基础。


2012年4月22日的日记中,傅华明确提出“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他强调“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本来面目”,“务实,就是来实的,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他虽未得到世俗意义上的丰厚回报,但始终坚守本心,以雷锋为榜样,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种对真实与踏实的执着追求,让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不被功利所惑,走出了一条纯粹而坚定的人生道路。


三、德育为魂:春风化雨的教育担当


图片2.png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


傅华对德育事业的热爱与投入,在多篇日记中熠熠生辉。2012年5月1日的日记里,他敏锐捕捉到时代赋予德育的丰富资源。他深知“德育课常讲常新”,积极挖掘雷锋、郭明义等道德楷模的事迹,将其转化为教育素材。他不仅自己践行雷锋精神,还致力于通过德育课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他结交海口雷锋刘育峰等志同道合的朋友,精心策划专题报告,用身边的榜样力量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展现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图片3.png

北京魏良鹏邮寄的德育刊物(《生活中处处有道德》一书魏良鹏著)  冬冬拍摄


2012年5月10日的日记,详细记录了傅华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从收到北京魏良鹏寄来的德育刊物、开展专题报告,到与学生座谈、接受记者采访,再到关注时事、发表观点,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德育工作展开。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德育无小事”的理念,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他用道德模范的故事点亮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四、传承为脉:永不停歇的精神长跑


傅华对雷锋精神的传承,是贯穿日记的永恒主题。2012年5月20日的日记中,他回顾自己49年学雷锋、续写雷锋日记的历程,感慨万千。“贵在坚持”是他从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无论遭遇多少风雨坎坷,他始终在攀登共产主义道德高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2010年郭明义这一道德典型的推出,更加坚定了他传承雷锋精神的信念。2012年他在北京与“当代雷锋”郭明义相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有关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决心在新时代让雷锋精神绽放新的光彩。即便面临退休,他也初心不改,将退休视为人生新的起点,立志继续为关心下一代教育事业奉献余热。


2012年5月24日的日记,展现了傅华借助网络拓展德育事业的创新思路。他敏锐地抓住网络时代的机遇,广交道德模范朋友,希望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传承雷锋精神的强大合力。他的这份远见与胸怀,让雷锋精神的传承突破时空限制,在更广阔的领域生根发芽,彰显出一位精神传承者的时代眼光与战略格局。


傅华的日记,是他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更是一部充满力量的奋斗史诗。他以理想为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以务实为基石,构筑人生的大厦;以德育为桥梁,连接时代的未来;以传承为使命,延续精神的火种。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坚守的价值与奉献的光辉。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心怀理想,脚踏实地,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幸福不懈奋斗,让精神的火炬永远照亮前行的征程。(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