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书信传薪火,丹心育栋梁 ——傅华老师以笔墨传承雷锋精神的育人之路 (七十)
详细内容

书信传薪火,丹心育栋梁 ——傅华老师以笔墨传承雷锋精神的育人之路 (七十)

时间:2025-05-22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书信这一古老的交流方式,依然有着直击心灵的力量。傅华老师写给四位青年学生的书信,不仅是字里行间的谆谆教诲,更是一座连接着传统美德与青春理想的桥梁。他以书信为载体,将雷锋精神融入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中,用言传身教弘扬正能量,在青年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点亮一盏明灯。


图片3.png

傅华在给青少年学生写信  金玻拍摄       


图片4.png

傅华德育信箱  冬冬拍摄


一、以经典启智,用奋斗铸魂


傅华老师1992年12月8日在给国雷小朋友的信中,展现出对青年成长的深度关怀。他得知国雷热爱读书,便真诚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毛泽东著作,这些书籍蕴含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塑造青年精神品格的绝佳养分。他深知,经典著作能够为青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傅华老师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毛泽东著作中汲取智慧、终身受益的感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说服力。同时,他不忘提醒国雷要以优异成绩回报党和人民、回报父母。他深刻理解农村家庭供养孩子读书的不易,这种共情源于自身农村成长的经历,让谆谆教诲更显真挚。他鼓励国雷将个人奋斗与家庭期望、社会责任相联结,在努力学习中践行感恩与担当,将雷锋精神中奉献社会、回报人民的内核,以朴实的话语传递给学生。


二、辨是非立根基,全发展向未来


曾梅小朋友兴趣广泛,傅华老师1994年1月1日在回信中,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经验教训,既肯定其积极爱好,又提醒要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他坦诚讲述自己年少时因缺乏坚持,在诗歌、书法兴趣上半途而废的遗憾,这种真诚的自我剖析,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触动学生心灵,让曾梅小朋友明白坚持的重要性。


傅华老师敏锐指出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特点,提醒曾梅要自觉抵制不良兴趣爱好,处理好学习与兴趣的关系。他强调学生应以学为主,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自身素质的提升紧密相连。他鼓励曾梅小朋友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正是雷锋精神中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体现。他以书信为媒介,引导曾梅小朋友在成长中明辨是非,筑牢思想根基,向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奋勇前行 。


图片5.png

傅华老师《书信汇集》,到目前为止已装订137本   冬冬拍摄


三、调心态破困境,燃志趣逐光明


面对国良小朋友因学习环境不佳想转学的困扰,傅华老师2003年12月31日在回信中以自身相似经历为切入点,分享“闹中取静”“自我管理”的经验。他教导国良小朋友要调整心态,净化“心空”,以乐观进取的精神面对现实。这种应对困境的智慧,蕴含着雷锋精神中不惧艰难、积极乐观的态度。


傅华老师着重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并阐述兴趣与志向、理想的关系。他以自己年过半百仍对读书学习充满热情为例,向国良小朋友展示志趣的强大力量。他鼓励国良小朋友培养学习兴趣,将其转化为不竭动力,珍惜时间,专注于自我提升。通过书信交流,他帮助国良小朋友打破环境的桎梏,从内心深处点燃学习的热情,在困境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


四、融小我于大我,立宏愿担使命


方婷同学在信中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傅华老师于2013年11月13日凌晨2:21分钟提笔回信,足见对学生成长的重视。他以自身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为蓝本,讲述艰苦岁月中的积极心态与良好习惯养成,用真实故事传递奋斗精神与奉献意识。他将自己学雷锋、做好事的生活习惯娓娓道来,让雷锋精神在故事中变得具体可感。


傅华老师敏锐指出方婷理想中个人幸福追求的局限性,引导她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这一教导,将雷锋精神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理念,升华为青年对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担当。他以书信为纽带,为方婷指明人生方向,让青春理想在时代使命中绽放光彩。


傅华老师写给四位青年学生的书信,是一部生动的育人教材。他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智慧,将雷锋精神化作滋养青年成长的养分。在书信往来间,他言传身教,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弘扬正能量,勇担时代使命。这些书信穿越时光与空间,不仅照亮四位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如星火,点燃更多青年传承雷锋精神、奉献社会的热情,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