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管: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首页 >> 雷锋集体 >>雷锋传人 >> 雷锋精神的当代回响:傅华老师用行动书写大爱人生 (七十三)
详细内容

雷锋精神的当代回响:傅华老师用行动书写大爱人生 (七十三)

时间:2025-05-22     作者:塞北雪【原创】   阅读


 前  言


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当代活雷锋”——吉林好人傅华。


他10岁开始学雷锋,做好事,续写“雷锋日记”,一直坚持到今天,整整62年,好事做了数万件,日记写了约有436万字。


对此,中国雷锋报隆重推出塞北雪的文章,对傅华老师学雷锋的事迹进行专题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塞北雪


在时代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傅华老师,这位来自吉林前郭县深井子镇的乡村教师,用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雷锋精神,成为了人们身边“活着的雷锋”。《现代教育报》上两封读者来信和记者朱寅年采写的长篇通讯——《道德长跑》,生动展现了傅华老师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得以走进他充满爱与奉献的世界。


图片10.png

2003年10月傅华老师与《道德长跑》一文作者、《现代教育报》记者朱寅年合影  左边:朱寅年、右边:傅华  王平拍摄


一、社会的呼唤: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现代教育报》读者王坤于在信中感慨,读了《道德长跑》一文,仿佛看到雷锋依然活在身边,傅华老师就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延续。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一些腐朽思想行为悄然滋生。此时,雷锋精神就像一股清泉,能够净化社会空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傅华老师用实际行动证明,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代显得更加珍贵。他默默践行着雷锋的道路,将做好事融入日常生活,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无论是帮助学生、关爱孤寡老人,还是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他都毫不懈怠。他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也让大家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正如王坤于所说,社会需要更多像傅华这样的人,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为社会注入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二、温暖的守护:照亮贫困学子的求学路


孙柏松同学的来信,讲述了自己家庭遭遇困境时,傅华老师给予的无私帮助。八年前,病魔降临到孙柏松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来,孙柏松甚至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就在这时,傅华老师伸出了援手。他不仅在精神上鼓励孙柏松,给予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还在经济上提供支持,帮助他解决学费等问题。更为暖心的是,傅华老师和松原广播电视台记者杜喜德积极联系各方力量,为孙柏松的父亲寻求医疗帮助。在傅华老师等人的努力下,孙柏松的父亲孙德龙得到了松原市牛氏正骨医院牛振华院长给予的免费治疗,一家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傅华老师的善举,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心灵上的抚慰。他用行动让孙柏松明白,在困境中不要放弃,总会有人关心和帮助他们。这种关爱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孙柏松前行的道路,也让她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孙柏松在信中表达的感激之情,正是傅华老师爱心付出的最好回报。这也让我们看到,傅华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早已超越了师生关系,升华为一种无私的大爱,他用自己的力量,为贫困学子撑起了一片求学的蓝天。


三、道德的坚守:四十年如一日的“长跑”


图片11.png

傅华老师“雷锋日记”  冬冬拍摄


朱寅年采写的《道德长跑》一文详细记录了傅华老师令人敬佩的人生历程。他出身贫寒,却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1963年,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年幼的傅华便立志要成为雷锋那样的人。从此,他踏上了一条漫长而坚定的学雷锋之路。


在工作和生活中,傅华老师始终践行着“少说多做;不说也做;说得漂亮,做得更应该漂亮”的人生信条。他居住在简陋的两间砖挂面土房里,生活并不富裕,却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做好事和帮助他人中。他累计做好事上万件,记道德日记260万字,收信回信几千封。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和付出。他帮助过无数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他还热心帮助邻里乡亲,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傅华老师的道德坚守,不仅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是一名政治老师,深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为了让枯燥的政治课变得生动有趣,他翻阅收集大量材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事例相结合,用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感染学生。他在学校设立“付华德育信箱”,专门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精神的传承: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图片12.png

傅华老师和学雷锋课外小组同学在一起  浩宇拍摄


傅华老师的行为和精神,不仅感动了无数人,也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爱人在他的熏陶下,也变得热心公益,积极支持他的善举;他的女儿从小受到父亲的感染,多次为灾区捐款,传承着这份爱心。在学校里,他组建了600多个学雷锋小组,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他的学生们以他为榜样,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奉献社会。


傅华老师的事迹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他的坚持和奉献,让人们看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雷锋精神,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他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与善良,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傅华老师用四十年的“道德长跑”,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一名乡村教师的高尚品格和无私情怀。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是个人的宝贵财富,更是社会的精神瑰宝。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傅华老师这样的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让爱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社会充满温暖与希望。他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追求道德和奉献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待续)


编辑:蒋国辉

责编:王凤军

值班:任安广


雷锋报分割线 (2).jpeg


新报底.png

seo seo